写在大连实德队最后一战十周年的这天(大连实德解散前最后一个对手踢得是谁)

足球队伍 7℃

每年的11月3日都在自己内心有个特别的位置,并不是因为在生日后不到一周的日期比较好记,而是每到这个深秋近冬的时候,都会想起2012年的这一天带给我特殊的冰冷。而今年此日,又一次从衣柜中取出了那件蓝色的风雨衣,细细端详左胸前的徽章,以及上边有些黯然的八颗金星,思绪不禁回到了整整十年前的那个傍晚……

那天

That Day

2012年11月3日下午15点30分,那是个周六,我在武汉的大学宿舍里独自坐在桌前,观看一场远在千里之外的中超联赛。这个习惯在学校已经保持了两年多,只要到了没有课的比赛日,自己都会回到寝室打开电脑,在90分钟的时间里注视着屏幕,不时挥拳庆祝或是拍桌怒骂,还会在另一个标签页里发贴回贴、指点江山。

然而那一天,我一直都没出声。眼前的这场比赛,2012中超第30轮,大连实德主场对阵贵州人和。这是大连实德这支家乡球队、自己的主队,可能是在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亮相。已经完成了保级的任务,没有了此季的羁绊,这一天可能是自己看球十几年来最安静的一回,可能是怕错过,也可能是丧失了求胜的激情。

球场内外弥漫着特别的情绪,甚至相隔如此之远的我都能通过屏幕感受得到。现场观众人手一张蓝纸,那是俱乐部发给观众的,上边的字很小,远远无法看清,但许多人一同举起,那也是一片海蓝。那可能是我观察过来现场看球的散客球迷举起最“整齐”的一次。

而与之相伴的,则是电视和网络观众接收到的解说,那个声音来自外地观众嗤之以鼻、本地球迷甘之如饴的焦研峰,从开场起,近几个赛季酷爱在直播中即兴发挥的老焦就开始给每个球员赋诗。那是我听他说球十几年来,他评述比赛现场最少的一次(纵然他的评球水平难称顶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松弛与淡然——卸下“激情解说”的头衔,老焦在那一天展出了前所未有的“有气无力”,满怀希望中带着感伤,述尽感谢里透出无奈。

比赛的过程波澜不惊,力争亚冠资格的贵州人和实力更胜一筹,先后攻入三球,但球迷们并不像以往那么在乎比分的变化。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太阳渐渐落山,球场的大灯亮了起来。深秋时节的傍晚是降温最快的时候,凉意从空气中渗入了每个球迷的内心。

终场结束前,贵州人和攻入比赛第三球,结果已无悬念。镜头转给中圈一脸茫然等待开球的赵学斌,远端贵州队换上的球员正是从大连队走出去的“饼凯”。看台上现场球迷像往常一样将坐垫抛下——那是每场比赛结束前的惯例;转播信号里焦研峰不断表达着对球队的感谢,以及“全当是大连实德3比0战胜贵州人和”的结尾语。我能感受到现场那种接近于“涣散”的气氛,伴随着主裁鸣响终场哨音而一鼓脑地泄开。

都散了,这次连球队都要散了。

我看的是新浪的直播信号,比赛结束后信号并没有结束,而是继续着现场的转播。球员们和俱乐部工作人员拿出横幅绕场感谢,有人已忍不住偷偷抹泪。看台上的人们久久不愿散去,哪怕不是“死忠粉”也还想站在原地,再好好看这支球队最后一眼。

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13号权磊,谢场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脸藏在横幅后面,渐渐的,球场上的人越来越少,而权磊则绕着场地茫然无助地独行,噙着泪水的眼神透着不甘不愿。这个2000年进入实德四队、2003年进入一队、年少成名的“85黄金一代”曾在2006年遭遇了致命的不测,在球队的帮助下,2008年他神奇般地重返赛场。虽然状态已不如遇袭之前,但经历过人生巨变的他反而展现了更加刚毅的球场性格。赛前接受采访时他曾说他 “是球队养起来的”,面对球队不得不戛然而止的现实,他感到了彷徨无助。

现场转播的一个画面,是权磊蹲在一侧球门的场边,远处11看台上的蓝色激浪,则在左边的带领下放着烟火、不停高喊着口号,仿佛比赛还在继续,金州的夜空中弥漫着心有不甘的孤嚎悲歌。

在夜幕降临、一片漆黑的寝室里,我也不禁泪流满面。因为我知道,刚刚度过21岁,却已永失所爱。

19届职业化顶级联赛,8次冠军,240胜144平118负,784个进球528个失球,总计844分。至此定格。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挣扎

Struggle

其实2012赛季的开头就是不同于以往的气氛。第一轮的比赛,新进的外援里卡多开场仅4分钟就打入一球,但球队最后却输掉了比赛。这个球队史上能跟德里尼奇并列两大水货外援的“文加达女婿”此后再也没进过球,而这场失利似乎也像是一个不祥的征兆。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球队的命运陡然生变,也影响到了球员,从客场5球大败江苏舜天起,球队陷入了长时间的挣扎,虽然也有主场赢下替补阵容的广州恒大、客场尽力扳平山东鲁能等的闪光点,但6月和8月下旬起的两段低迷让球队再次面临保级的巨大压力。

而与之相伴的,既有球队外迁云南的“云南红牛”传言,也有左右“二赵”场上内讧间接导致北京国安打入惊天吊射的难堪背景板。在如此敏感的气氛之下,球队面临欠薪压力与未来前途的迷茫,按照这个节奏下去,这支身披八星荣耀的球队将注定坠入中甲、甚至彻底沉沦。

坊间有各种各样的传言,无论是主动请缨还是体育局牵线,2010年登陆足坛并很快实现三级跳的滨城足坛新贵——大连阿尔滨的老板赵明阳在此时介入了球队。从趋势上看,这支球队很可能无法独自生存下去,想要留在大连,只能有赵明阳这种“高人”助力。商人的利益观以及新贵大手笔的效果让赵明阳心动,他决定出资收购球队。

有了粮,就有了底,球队也得以用最后的一口气,在倒数第二轮中客场依靠阎相闯的进球力克保级对手河南建业,保住了自己最后的尊严。

德比

Derby

在大连实德踢完最后一场球的当晚,贴吧里就出现了“去看阿尔滨喽”的贴子,激怒了不少“留守”的球迷。2012这个赛季与动荡相伴的,少不了一个关键词“德比”,以及蕴含其中的球迷之争。

作为底蕴深厚的“足球城”,曾经出现在职业化赛场上的大连球队有很多,从万达/实德到毅腾、顺发、赛德隆(后来演变至上海联城)、长波,等等,但从未有一次在顶级联赛有过两支大连的球队。在2012年之前,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国产德比无疑是2003年沪城双雄的那个打得头破血流的赛季。

跟前边提到的其它大连球队不同,阿尔滨这个球队算是“凭空”建立起来的,没有所谓的青训、梯队的支撑,队里的球员也都不像传统大连球队一样清一色的本土,甚至队徽都多少有“借鉴”国外俱乐部的元素(以至于有人调侃阿尔滨队立队时本质上是个“河北队”)。

但这支新军却给了对实德队糊弄事儿式经营感到失望的一批大连足球人和球迷以希望,加上从管理层的球员充满大连本土元素、不少还是曾经被实德“扫地出门”的,因此甫一成立就吸引了不少支持者。球队也很争气,2010、2011连夺中乙和中甲冠军,以“三连跳”的方式迈入中超。

其实在冲超成功之前,大连的球迷并没有对这两个球队有特别的区分,“都支持”在那时不是贬义、甚至就是描述一种事实。作为亲历者,我还在现场看过2011赛季阿尔滨客战湖北中博的那场比赛(上午30度没空调的大教室里闷头考完高数后下午跟几个朋友跑去新华路现场看的),在一众武汉球迷当中我们见证了阿尔滨的客场取胜,还在赛后追到球场大巴附近为他们喊了声加油。

上边提到的看球故事可能是当时许多大连球迷的状态,或者说,更倾向有崭新面貌的阿尔滨多一些。但随着阿尔滨的冲超,两支球队要正面竞争,以贴吧为首的球迷团体也逐渐划开界限。坦白地说,当时的“死忠”团体、网络舆论等等都助长了对立的气氛,情绪越来越猛、嘴越斗越臭。

直到2012赛季第二轮阿尔滨“主场”对阵实德的首次德比,从没开场之前两边球迷的对骂,到蓝色激浪展示的“虎踏雄鹰”的TIFO,再到一波三折的比赛过程、3比3的最终比分,以及某张把阿尔滨围巾扔进金州体育场小便池的照片等等……某个角度上说,大连的这次德比与2003年的上海德比比较类似,同样蕴含着新旧势力拥趸间的矛盾情绪。

接下来两支球队的运势都不咋的,阿尔滨作为升班马也吃尽了教训和苦头,直到赛季中后期通过凯塔、于大宝等人员的补强,一步步往上走,最终取得了与实德对比鲜明的第5名。从当时的角度上说,阿尔滨无疑是大连足球更有希望的那个——更何况,几乎很难有人再相信实德这支球队还能被留个活口。

但支持实德的球迷,仍会对第二次德比、也是顶级联赛至今大连最后的德比津津乐道,那场比赛里,面对拥有罗申巴克、乌塔卡、于大宝等球星的对手,处境艰难的实德队好像全员打了鸡血一般,创造了漂亮的开局,并把3比2的比分死死守到最后。

那天,我穿着当天实德队长赵明剑的球衣,和穿着阿尔滨队长于大宝球衣的学长并肩在金州体育场见证了这场“盛宴”。尽管这之后实德球迷总会对这场比赛津津乐道,但在欢腾的气氛之外,从我内心知道,这也是身为老大连队忠实球迷最后的骄傲。

而这份骄傲也迟早会化为形式,渐渐在风中消散。

消失

Disappearance

2012年11月3日之后,围绕实德队的未来有了越来越多的讨论,仍然坚定站在这支球队的球迷们忍受着比阿尔滨队球迷更大的煎熬——因为这位赵明阳老板虽然提出两支大连队合并,但却要保留自己这个成立刚刚3年的俱乐部历史、而弃去老大连队的八星荣誉。

比起不敢承担所谓的“历史包袱”,我更相信是阿尔滨的管理层对自己的自信,觉得当时的阿尔滨有资格以自己为主、以实德为辅,打造一支能力抗恒大的超级战舰的。在央视拍摄的纪录片中,我们能看到跟实德球员交流时那个神采飞扬、眉飞色舞的赵老板,“(恒大)憷咱”的说法更被实德的吧友拿来狠狠地调侃。

但接下来的发展又抽了赵老板以及不少大连足球人一个大耳光,中国足协出面叫停收购。那些看似合理的理由,本质上不过是某些俱乐部势力施加的怂恿和压力。接下来,从改成“5+3”的引援政策到新任教练徐弘被禁赛,“新大连队”的建设接连遭遇打击。而实德球迷不舍的,则是那些在阿尔滨只能踢预备队的实德旧将,以及那些等待处理与延续的历史。

2013年1月31日,大连实德放弃2013赛季中超联赛资格,从此从中国足坛消失。

历史

History

直到现在,仍有一些人选择坚守对老大连队的热爱(某种意义上并不同于后来为大连超越助威的“蓝色激浪”,但U文化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这类被以某些大连球迷称为“城市孤儿”的人,他们抱持着的对球队重生的愿望固然越来越像幻想、不切实际,但真正让他们不愿意做出真心实意支持阿尔滨/一方/大连人的,则是其它的原因。

因为“收购”失败,一些实德的球员只好留在阿尔滨,跟着一起训练,参加参加预备队比赛。当时俱乐部正不断大手笔引援,哪还有更多的名额给这些球员?有的球员一直“滞留”了超过一年,才找到下家。而那些没有下家的,包括阿尔滨认为不重要的人员资产,只能蹉跎光阴。当然,这其中的一些人后来辗转回到了这支球队。

前边提到的历史荣誉,赵明阳大手一挥要创造他自己的“辉煌”,那原来在实德基地的那些上至万达时期的奖杯后来都去哪里了呢?根据多年来网友的爆料,从阿尔滨时代到一方时代,它们有的在仓库里吃灰,有的甚至被拿去售楼处摆台。有再如何的故事背景,这些总归是过往实实在在的历史与荣誉,总应该得到一些尊重,然而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后来,这些奖杯不知怎么的被另一支阿尔滨创建、后来被收购的乙级球队大连千兆翻了出来,还给外宾展示过——在这支球队也解散后,重掌大连足球的万达把这些奖杯重新收集起来,找了个地方安顿。

至于近几年,大连人队换的队徽,直接以大连万达的队徽为蓝本再造了一个,真的是有当初阿尔滨时代队徽的风范。而上边那个“1983”的标识,更引发了一些争议。长时间以来,不少大连球迷都坚信大连阿尔滨、一方、大连人继承了大连万达和实德的历史(甚至毫不夸张地说,不少人主张应当抹去实德的历史,认为实德是大连足球的罪人,新球队就应该直接承自大连万达),潜意识认为这些球队是一个队,就连官方也自觉不自觉地往上边靠。有质疑者拿出国外球队历史变更的例子时,他们便反驳中国国情不同、国外的制度文化没有意义。那怎么说到专业足球管理和球迷文化的建设时,又要向国外看齐学习呢?这不是很错乱么?

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一支2009年成立的大连球队,继承了大连足球的沉淀与精神,是如今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内大连足球的领军者与代表,这样的表述已经足够客观。何必要混淆概念,甚至将这个错误带给更年轻的一代大连球迷呢?是不是有一天把八颗星星公然挂在胸前时,全大连不再会有不同的声音呢?我见过若干对历史移花接木的案例,都是当局者过度沉醉,旁观者则冷眼相对。

更何况,荣耀与历史这个大帽子分量之重,不是这个球队想戴就能托得住的。仅仅从虎扑上,我就见过不少外地球迷对这个历史问题提出的质疑。

混·球

Chaotic Football

2013年起,我就没有再成为任何一支国内俱乐部的球迷。中超比赛偶尔看看,在2013那年我还去沌口看过武汉主场对阿尔滨的比赛,在回去的路上,我感受到了对这两支球队同等的疏离感。有些感情,付出过就难以转移了。

在我一个外人观察的视角看,过去的十年里,大连足球也并未如某些媒体人吹捧期待的迎来“春天”。在“金元时代”,阿尔滨队烧了一年的钱就难以为继,内外力的包夹让球队降了级、换了资方。一度被人们认为是“万达代言人”的一方干了几年,也引进了卡拉斯科这样的大牌球星,但在中下游兜兜转转,还是在今年年初二度降级——亏了重庆退出才重返中超。如今,万达与政府共同管理球队,这赛季的中超因为谢晖的执教,这支球队甚至有点“网红”的感觉,成绩虽不理想、至少能够保级,这个单薄的底子也算是又给大连球迷带来未来所谓的“希望”吧。

这么多年来,这支球队从面上并没有让我看出继承了所谓大连足球的底蕴和精神。相反,从0比8的惨败,到2014和2022两度从顶级联赛降级,它一次次刷新了大连足球在职业化历史中的下限——像大连实德后期那么艰难,都在2008、2011、2012三度使尽全身解数保级成功,让这支八星球队成为同北京国安、上海申花、山东鲁能一样,仅有的4支1994年以来从未从顶级联赛降级的球队。

不过纵使对这支球队有多么大的成见,都要说句公道话,大连球迷是无辜的,甚至可以说,大连球迷在多年的足坛动荡后,似乎已经卸下了曾有荣耀的那份骄傲感,一次次地接受大连足球的悲欢离合与渐趋“平庸”。从阿尔滨时代起,这支球队似乎就有一种天生不佳的“体质”,花钱“顾头不顾腚”,管理能力平平,就算没有一些球迷认为实德时代的“水那么深”,但折腾了这么多番、甚至让王健林二度来了又为难,个中原由错综复杂。

一年年地让大连球迷从开赛时的充满期待到结尾时的一地鸡毛,普通的球迷招谁惹谁了呢。

在中国,搞足球并不纯粹,哪怕是在大连这一亩三分地儿也是一样。从主管部门,到球队管理者,到一般球员,到媒体舆论,再到某些球迷团体,或多或少都有着各自的利益。当不能形成真正的合力时,再深厚的“底蕴”也经不起翻来覆去的折腾。真正的曙光在哪里,没人敢拍胸脯、打包票。

活着

To Live

同样的话,也适用于近十年来的中国足球。与“金元足球”时代的荣誉与高光同样累积的,还有积重难返的债务与隐患。我并不是因为“眼红”而想去抹黑一片,但事到如今,“虚假繁荣”已成为球迷们对那个时期较有共识的一种描述。足球人口的萎缩、足球管理的缺失,最终都直接反映在各级国家队的成绩上。

1997年“十强赛”我看过直播,感受过当时国家队球员遭受到的巨大舆论攻击,但后来人们意识到,那届的成员实属难得,比“85一代”强多了。而近几年人们发觉,这个所谓“高开低走”的“85一代”竟撑起了中国足球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主力。

新冠疫情的这三年,对中国足球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叠加房地产企业的不断“爆雷”,中国足球的现状与前景日益惨淡。而从舆侧、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输给越南后圈内圈外人的一波狂轰滥炸,更让人们对中国足球的信心脆弱了几分——说起来,我曾经支持过为男足发声而被逼退博的李佳航,作为仍然希望中国足球变好的普通球迷,面对汹涌的浪潮,辩解或挣扎都显得格外无助。

能怎么呢。那些在过去十年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球队和人,如今都落得相当糟糕的境地,有的球队还在为生存苦苦挣扎,有的球队干脆解散退出。受伤的不只有担心前途的球员,也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球迷。虽然缘由不同,但作为十年前就经历过类似故事的我,只能发自内心地说出那两个字——活着。

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能重生。

乡&愿

Hometown & Wish

自从外出上学、后来又在外地工作后,回大连的次数少了很多,但每次回家都要在路上走走转转。只谈自己的感觉,大连的面貌与其它非一线城市并没什么明显的差别,甚至有些逼仄的步道、街边的死角,与记忆中干净整洁的市容不太相符。眼见曾经繁荣的天津街如今的萧条,自己连感慨的话都说不出口——没什么可说的了。

我想,足球对大连的重要性是特别的,某种程度上说,足球发展的变化也是大连这座城市的缩影。或许我们这代人曾经成长在一个“自豪骄傲”的时期,而游历许久而归,它已趋于平庸,这种面上或里子的落差,都摊在普通大连人的日日年年中。这个城市背负了若干本不应承担的债,人们也只能默默接受、负重前行。

学习、工作、安家都在外地,大城市的经历的确拓展了自己的视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但对故乡的留恋,始终藏在内心的某个角落。而我喜爱的这支大连足球队——从1983年正式成立、1994年起8次夺得顶级联赛冠军、2次足协杯亚军、2次超霸杯冠军,直到2012年11月3日完成谢幕演出、2013年1月31日正式从中国足坛消失……正是我对故乡情绪的一份具象体现。

尽管几乎完全不可能发生,但自己仍从内心期待着曾经的它有一日能够归来,这个心愿是同我一样,被视为“极小撮”老大连队球迷的共同期待。不是为了推翻什么、与什么为敌,只因它曾带给我们过美好的回忆。

有许多人知道我来自大连,会跟我聊起大连足球的现状,也会问我看不看另一支球队的比赛。我一般都会如实说“我不是大连人队的球迷”。甚至父母在家看球,我都宁可躲进自己的屋里不听不看。有人会说,小年青血气方刚,意气用事总归是一时的,都三十了,不应该把这些东西当作一辈子的负担。只能说,每个人处理情感的方式不同吧。这个年代,相互理解最是难能可贵。

并且我也知道,有越来越多曾经“打死不看另一个队”的朋友放弃了坚持,回归了现场。其实大家不都是Ultras精神的忠实信徒,做出顺从内心的改变合情合理——更何况,身为大连人却不主动关心身边的足球,时间长了,那份寂寞注定难耐。大势如此,也愿他们看球愉快。

而我,为了写这篇文章翻出之前做的几个回顾视频、精心整理的完整版历史名单和赛程,那都是一些为了追忆而浪费的时光。如今的自己身在他乡,拉远的距离反而能让自己避开对足球的热衷;同时,自己在B站做着UP主、在微信公众号发着文章、在虎扑看篮球足球迷吹水斗嘴,主要关注点亦不在此了。

至于那些意见不同的“老球迷”们如果看到了这篇文章,也不必太过在乎,我们的观点立场曾无交集、以后也不会正面相对,你们自己开心就好。

大学期间认识了同学院读博的一位学长,他踢起球来格外认真、作风强悍,颇让人敬畏。一日比赛外闲聊间,竟得知身为湖北人的他也曾是老大连队的球迷,小时候还有过大连队的球衣。他对足球的执着如同对科研专业一样认真。

而我呢,上学时还偶尔看一两眼中超,工作后连2018年世界杯都没熬过几次夜,反而篮球比赛看得多;上次踢球更是2019年的事儿了,一起踢球的高中同学如今也分散在各地,不知何时还能聚到一起。但如若问我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依然、并且永远是足球,比起失去的伤感,我更感激曾经的拥有。

行文至此,我把柜子里那件蓝色风雨衣取了出来,每年的11月3日,它都是我的骄傲。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大连实德吧官方微博;文中观点仅为个人想法,与他人无关,不具代表性)

走走停停 写写看看

微信公众号 | 四四零术社

BiliBili | 靖武

新浪微博 | @靖武balIoon

网易云音乐 | @BalIoonnnn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