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规则中换人名额的发展历史,正直善良和互助

足球规则 195℃

昨天读过一篇文章,描述了足球规则中换人名额的发展历史,说明规则也在不停的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更替和修改。为了比赛的观赏性和保护疲劳的球员不受伤,国际足联已经改革了加时赛可以排除第四个替补队员登场的规则。

突发奇想,如果常规90分钟之内,每个队再允许增加一个人登场,这样12对12人,是不是效果也很好,生力军登场,让他查漏补缺去支援场上的局势和某某疲于奔命的队员,获得强援之后的某某位置队员,会油然而生对胜利的渴望,从而焕发出新的战斗力和新登场的队员并肩作战,或许会创造奇迹出现。这样对比赛的观赏性会大有贡献,看球的观众也会非常幸福。

从心理学的角度,这个也体现了人类的正直善良和互助。善莫大焉。

足球的比赛规则

以下的文章摘自互联网,鸣谢作者,尊重著作权。

1863年10月26日,英格兰足球总会在伦敦成立,那一天被视为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日。可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足球比赛是不允许换人的。一直到1965年,足球才第一次引入了换人规则。对于现代足球而言,换人规则的出现影响深远,它使足球运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1965年5月1日,英格兰足总杯决赛在温布利球场上演。对阵的一方是一代名帅香克利领军的利物浦,另一方是利兹联。比赛刚刚开始3分钟,在与利兹联队队长、前锋博比·科林斯争抢时,利物浦中卫格里·伯恩锁骨折,由于当时的规则不允许换人,忍着钻心的疼痛,格里·伯恩继续坚守在场上。90分钟比赛,双方都没能进球。第93分钟,格里·伯恩右路传中,助攻队友前锋罗杰·亨特头球首开纪录。第100分钟,利兹联扳平比分。第111分钟,伊恩·圣约翰将比分改写成2比1,那个比分使利物浦拿到队史上首个足总杯冠军。

决赛过后,主帅香克利称赞了格里·伯恩的勇敢表现。利物浦铁卫足总杯决赛带伤作战也引发了媒体和舆论的热议,它们呼吁英足总改变规则,在比赛中允许更换一名球员。

此前的几届足总杯决赛上,也出现过战斗减员的情况,使有的球队不得不以10人应战,或者导致球员带伤在场上充数。

1955年足总杯决赛对伯明翰城,曼城门将伯纳德·特劳特曼颈部骨折,1957年足总杯决赛对阿斯顿维拉,曼联门将雷·伍德下巴骨折,但他们都不得不继续待在场上。

1955年足总杯决赛足球的比赛规则,雷·伍德受伤时,比赛还剩下17分钟就结束。尽管颈骨骨折,但雷·伍德还是带伤坚持。余下的比赛,他多次做出关键扑救,帮助曼城将3比1的领先优势保持到终场哨响。

1957年足总杯决赛进行到第6分钟时,德国门将伯纳德·特劳特曼就受伤了。接受治疗后上场,他不得不改踢前锋,而中卫杰基·布兰奇福劳则客串起门将。那场比赛,曼联1比2不敌对手。

1959年和1960年足总杯决赛,诺丁汉森林边锋罗伊·怀特和布莱克本边锋戴夫·韦伦都是比赛中腿部骨折,被用担架抬出场。1961年足总杯决赛进行到第20分钟时,莱斯特城中卫伦·查尔莫斯脚踝受伤,但他坚持打完了比赛。那场决赛,莱斯特城0比2不敌托特纳姆热刺。

正是足总杯决赛上一系列的伤病促使英足总决定在足球比赛中引进换人规则。而换人规则的出现,使足球比赛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基思·皮考克:第一个替补上场的球员

1965/1966赛季,英足总正式引进换人规则。规则规定,每支球队每场比赛可以有一名12号球员,一旦比赛中本方场上球员出现伤病,他可以替补上场。上场后,12号球员可以打受伤下场球员留下的场上任何一个位置。

足球历史上,第一个以替补身份上场的球员是查尔顿球员基斯·皮考克(Keith Peacock)。那是1965年8月21日,英格兰足球甲级联赛(英超前身),查尔顿对博尔顿,查尔顿门将麦克·罗斯受伤。第11分钟,基斯·皮考克替补上场,成为英格兰足球甲级联赛史上第一位替补上场的球员。

同样是1965年8月21日,在基斯皮考克替补上场几分钟后,在巴罗对阵雷克瑟姆的比赛中,博比·克诺克斯(Bob Knox)顶替锋线队友上场,并为巴罗队打进制胜一球。

数月后,博比·克诺克斯再度中途上场。巴罗队门将扑球犯规被红牌罚下并送给对手一个点球,客串门将,博比·克诺克斯表现神勇,扑出了点球。

那时,足球史上第一次出现替补球员这个称谓。博比·克诺克斯等替补球员表现出色,拉开了“超级替补”(Super-Sub)时代的序幕。

有时候是为了改变打法或局面

从伤员替补到战术调整

刚开始的两个赛季,英足总只允许在出现伤病的情况下才能替换球员上场。自1967/1968赛季起,由于唐·里维(Don Revie)教练的缘故,替补规则扩大到非伤病情况。

时任利兹队主教练在英足总的替补规则中发现了一个漏洞,他加以利用。在利兹队的比赛中,在比赛的最后20分钟,利兹队总会有一名球员受伤。如果球队输着球,受伤的会是一名中卫。如果球队赢着球,就会有前锋受伤。

采用这种办法,在比赛的末段,里维总能根据他的需要对利兹队的场上阵容进行调整。谁都不是傻子,其他俱乐部的人看出了端倪,开始抱怨利兹队受伤情况太过频繁。

于是,英总足再次改变了游戏规则。自1967/1968赛季起,替补球员可以顶替任何一名球员上场,而不管他受没受伤,但替补球员上场之后,如果球队再有人受伤,就不能再换人,球队得接受10人在场上应战的局面。

有时候是对主力表现不满

从一个换人名额到三个换人名额 从一名替补球员到七名替补球员

再后来,替补球员名额也增加了。1970年代,比赛大名单中可以有两名替补球员。通常情况下,一个是门将,另一个是非门将球员。还是在1970年代,出场大名单中的替补球员名额增加到3人。1980年代,替补球员人数增加到5人。

有时候是为了让主力休息一下

1986年,英足总再次做出规则调整,允许每场比赛可以有两个换人名额。世界其他地方也效仿英格兰的榜样。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是第一次允许替补换人的世界杯。不过,具讽刺意味的是,国际足联允许在预选赛阶段进行换人,但在决赛阶段却不允许换人。

1972年西德欧洲杯,是第一届允许换人的欧洲杯。而当时,替补换人规则在各国联赛和大洲俱乐部赛事上早已采用多年。1995年,足球比赛替补规则出现了新变化:每场比赛允许每队更换三名球员,但第三个名额要留给门将位置。

这一新规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它只生效了一年多时间。1997年,足球比赛替补换人规则再次发生变化:每场比赛每队可以替换三名球员,而不再规定其中的一个换人名额要留给门将位置。

也是在1990年代,球队比赛大名单中的替补球员人数由5人增加到7人,也就是说,每场比赛开始时,每队可以有7名球员坐在替补席,每队每场比赛的比赛大名单中可以有18名球员。不过足球规则中换人名额的发展历史,正直善良和互助,有三届世界杯,国际足联允许球队中所有球员都可以被替换上场。

2016年3月,国际足联对足球比赛换人规则再度进行修改,在当年的里约奥运会足球赛事上、当年的U20女子世界杯上和世俱杯上,允许球队在加时赛阶段使用第四个换人名额。

有时候是为了让表现突出球员接受球迷的掌声与喝彩

“超级替补”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替补们开始在足球比赛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替补换人规则标准的变化也使得足球在战术上发生了的进步。

替补球员体力好,被换上场之后可以给球队带来新的活力,提高比赛的质量,使比赛的末段不会因为场上球员的疲劳和进取心的丧失而成为垃圾时间。

相比主力球员,替补球员水平并不差,也各有特点。他们上场之后,能给球队带来技战术方面的变化。时至今日,关于替补问题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只要做出正确的用人选择,一支球队可以靠替补席上的球员赢得胜利。

本篇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